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蟹壳的主要成分? 河蟹一壳来临:养殖户关注这几点便可轻松提升脱壳的成功率

日期:2024-12-24 08:39:35

蜕壳期是螃蟹最脆弱的时期,这些影响蜕壳成活率和翻倍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你一定要记住!

螃蟹蜕壳的好坏全在脱掉旧壳长出新壳的那短短几十分钟之间,平时喂料和环境的维护也全是为了它积攒足够能量而顺利蜕壳,因此蟹苗在蜕壳期的表现对养殖的成败至关重要。但蜕壳期是螃蟹最脆弱的时期,往往某些管理动作没有做到位,就直接造成蟹苗损伤大(即蜕壳成活率)和翻头小(即翻倍率)。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影响第一壳成活率和翻倍率的相关话题。



首先从大环境上来说,今年过年晚,投苗晚,投料次数少,蟹苗自身能量积攒不够,加上3月份天气光照少,气温反复无常,预计今年第一壳损伤会比较大。除去自然受限,影响蜕壳成活率和翻倍率的最重要几个因素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1、蟹苗的质量。

这是第一关,苗子有好坏(具体可查阅已发的文章——苗种的检测),体质好,镖头足,没有疾病,本地苗,成活率毋庸置疑会更高。


建议:选苗要谨慎,看苗要仔细,这关系到一年养殖的好坏,有拿不准的可到所属门店进行苗种专业检测。



2、溶氧的高低。

前期3月份不会缺氧,但是过多轮虫,枝角类虫子会大量耗氧,尤其苗塘单独大量存苗的塘口,耗氧生物太多,水体会一直处于低氧状态,螃蟹蜕壳期不敢过度膨胀翻倍,造成翻头小。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几亩田放几百斤苗的存苗塘,蜕壳怎么也翻不过散放苗的塘口。


建议:苗塘如出现大量轮虫枝角类挠足类虫子,尤其是水体发白时,适当在蜕壳前用杀虫药沿塘四周早起杀掉一部分虫,后用酵之源+小球藻快速培养有益藻类,恢复水体高溶氧。


3、苗子自身能量的积累。

多数养殖户放的苗都几个月没有投喂或者投喂很少,整个越冬期自身能量流失严重。加上今年普遍放苗晚,天气不正常,吃料不凶,能量积攒不足,等3月下旬水体积温上来就快速蜕壳了,成活率和翻倍率肯定不理想。


建议:这几天晴天一定要坚持每天投喂,少量多次,算上虾子重量比例在2-3%,不要怕剩料,适当投喂些切碎的冰鱼。并拌一些诱食效果好,增强体质的产品,如“纳维素+乳化钙”,快速促进苗种能量积累,临时抱佛脚还是有用的。

选好苗更要放好苗,放苗环节更重要,下塘前要用维生素,葡萄糖 等泡苗以减少应激反应,减少损伤和感染;下塘后苗种要适应塘口环境,可全塘泼洒维生素,乳化钙等避免应急损伤。纳维素,补充维生素与氨基酸,利于水体中的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群,提高养殖动物的抗应激能力,预防倒藻。


4、清塘药物残留的多少。

多数养殖户都会使用大剂量的有毒素残留的药物清塘,如硫酸铜,漂白粉,敌杀死,敌百虫等等,但后续的解毒工作做的却差强人意,造成毒素残留在底部,低温时无大影响,等温度升高毒素从泥土挥发到水体中,严重影响蜕壳。


建议:使用大剂量有毒清塘药物后,一定要做好清理毒素残留的工作,选择一些大厂家的,专门针对你用的何种清塘药物的解毒剂,不能只图省钱而把养殖风险增加。

清塘完毕放苗前,池塘会有很多有毒物质,像农药残留,清塘药品残留,底污等,不处理干净就会导致蟹苗不适应,甚至死亡。因此放苗前一定要解毒,怎样选择合适的消毒产品呢?

建议选择浓度较高的有机酸使用!可以快速清除清塘药瓶残留,重金属,藻毒素等有毒物质,解毒碧水排毒促长。缓解养殖动物中毒及应激反应,加速体内毒素排出,提高水体透明度,稳定水体pH值。

【满19减5,满39减10】超浓有机酸 解毒排毒促长碧水调水净水果酸藻毒素倒藻水产鱼药虾蟹养殖动保帮 ¥18 购买



5、水质环境的好坏。(1)水浑的塘口,透明度不够,光照不到底部,蟹苗吸收钙的能力不足,易软壳或蜕壳不遂。(2)水浓的塘口,有害藻类裸藻过多,晚上耗氧严重,影响蜕壳。(3)水过清的塘口,藻类少,虫子多,处于低氧状态,影响蜕壳。


建议:保持水体的肥活嫩爽,做到水质既要有透明度又要有肥度,定期20天用酵之源+小球藻补肥,基本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早期肥水可以促进藻类的繁殖,培育浮游动物,为苗提供开口饵料;丰富藻类可调节水体透明度,避免阳光的直射,控制青苔的生长。EM菌配合有机肥,养殖前期使用,有益菌分解有机质,为水体藻类提供充足的养料,促进藻类繁殖。低温期间,使用em菌肥水培菌,抑制青苔,稳定水环境。

酵之源,进口的EM菌种,半干湿麸皮包装,麸皮作为肥水有机物,活菌自己发酵便宜还新鲜,菌液pH能降到3 左右;关键还便宜,亩成本1元钱。

【满19减5,满39减10】酵之源乳酸菌em菌调水净水肥水降PH氨氮亚硝酸盐抑蓝藻水产鱼药虾蟹养殖动 ¥60 购买


6、水体硬度不够,即钙镁磷等元素含量不足。蟹壳主要组成成分是碳酸钙,在蜕壳期脱掉旧壳后,吸收大量水分膨胀,重量和体积明显增加,水分中的钙磷元素逐渐被吸收形成新壳变硬变厚。蜕壳期大量蟹苗集中蜕壳,极易造成水体缺乏钙磷等元素,造成比较明显的壳子薄,翻头小,蜕壳不随,软壳拉脚现象。


建议:发现零星蜕壳的时候,及时使用一些提高水体硬度的产品,补充水体钙镁磷等元素,如乳化钙,蜕壳高峰期再使用一次。

那河蟹养殖脱壳期,养殖户应该做哪些措施减少河蟹伤亡,提高河蟹成活率呢?

1、 选择高蛋白质含量的优质熟化料,为河蟹提前补足营养

一壳和二壳河蟹对饲料的摄入虽然量不大,但是对营养的积累要求非常高,充足的营养积累能够帮助顺利完成脱壳和提升翻倍率。


营养积累的方案:

(1) 投喂熟化料,熟化料更有利于河蟹消化和吸收,但是熟化料容易漂浮,在投喂的时候要注意观察。


(2) 在饲料当中添加营养保健产品,更有利于河蟹肝胰腺肠道的健康,显著地增加河蟹的脱壳率、翻倍率以及成活率。

目前市场上内服营养保肝的产品有两大种类。一种是含有微生物的生物制剂,另一种是传统的中药技术。这两类产品都是绿色安全的产品,大家都可以放心使用。但是,两类产品各有特点,功效各有不同,微生物制剂作用时间短、见效快。中药产品讲究治根治本,见效较慢。如果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最佳。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二合一”的复合产品,这种传统中药技术加微生物制剂的“二合一”保肝产品,在相同的价格可以做到功能互补,标本兼治,使用效果更好。


2、 关注脱壳情况,及时做好补钙和抗应激的工作

在脱壳期间提前全塘泼洒活性离子钙等营养补剂,帮助河蟹能够顺利地脱壳,同时要及时地收听天气预报,关注天气的变化,在暴雨、阴天等不良天气情况下要及时地提前泼洒维生素C,进行抗应激的工作,显著地提升河蟹的脱壳成活率。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必要元素,人类每天也需要补充大量的维生素。由于人类 肠道的构造,消化能力较强,一般的维生素制造为普通的颗粒。但是水产动物,如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动物肠道较短、吸收能力较差,因此维生素的颗粒越小越容易吸收。国外最新的技术是将维生素制造为纳米级别的颗粒,这样水产动物的吸收率就大大提高。其次,纳米级的维生素水溶性好,无论是拌料还是泼水使用效果都要好很多。


3、 脱壳期间少用或者停用消杀类的药物


很多的药物在脱壳期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河蟹的本身脱壳期间会消耗掉大量的体力,如果此时还要使用消杀类的产品,如二氧化氯、三氯、杀虫药物等会导致河蟹受到刺激出现大量的死亡。


不少养殖户在进行杀菌、病毒的操作过程中喜欢使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容易引起疾病的复发,而传统的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且杀病毒或者是细菌不具有广谱、高效的特性,最新的技术是采用银离子,通过带正电荷的银离子吸引负电荷的病原体后进入病原体内将病原体的官能细胞杀灭从而实现高效、无刺激、彻底的杀菌的效果。


螃蟹每次蜕壳都像是经历鬼门关,每次蜕壳的成活率和翻倍率直接影响到你年底的规格和产量。提前做好蜕壳前的准备工作,才能打赢“蜕壳战”。